對講機誕生時間已經快有一百年了,比手機發明的時間還要早上半個世紀。但是上個世紀以來,手機從以前的“大哥大”演變成瞭如今的智能手機,而對講機還是那個傻大黑粗的老樣子,天線還是外置。
那麼對講機的天線外置究竟是因為技術瓶頸還是故意使然呢?
首先,對講機是一種無線電通訊設備,而這種設備通訊依靠的無線電有個很重要的指標叫做“工作頻率”,國內手機的工作頻率是有國家標準的。
手機一般會在900MHz和1800MHz這兩個頻率上進行通信,而國家規定公眾對講機(也就是民用對講機)的工作頻率在409~410MHz之間。
為了能把無線電信號盡可能大能量的發射出去,還需要將天線設計成波長的一半。
而波長等於光速除以頻率,頻率越高,波長越長。也就是說手機的波長比對講機要小一半都不止。但是在設計天線的時候是不太可能將天線設計成與波長一樣長,但是肯定是越長越好。
當然,手機設計不可能一味的去追求信號優先,畢竟現在的手機是必需品,人手一個。很多手機廠商都會把手機天線放入機身內部或者與外殼融為一體,這樣能更加討好消費者。畢竟人是視覺動物,好看的東西自然可以賣得更好。
而早期大哥大的時代天線外置,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對手機外觀設計的優先級並沒有現在這麼高,另一方面是當時的手機信號覆蓋沒有現在這麼好。
手機蜂窩網絡使用的無線信號工作頻率也沒有現在這麼高,使得更大的天線可以帶來的信號提升是顯而易見的,所以大哥大時代手機天線是外置,甚至是伸縮的。
對講機的天線設計要求與早期大哥大的設計要求類似,由於對講機的使用場景並不會對對講機的外觀有多高的使用要求,外觀設計的優先級也就低於天線設計的優先級了。
而且對講機的工作頻率與手機相比低了很多,就需要更大更長的天線,才能讓信號更好的發送出去。
https://www.409shop.com.hk/shop.php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